第一证书提示您:距离2024年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还有

第一证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1.一级真题目录2.二级真题目录3.计算题答题样板
4.概念题答题样板5.天空版一级真题导航6.天空版二级真题导航
查看: 5841|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级结构] 一级28+29、二级36+36—小楼注考之路

[复制链接]

3

主题

14

帖子

3

积分

学前班

Rank: 2

积分
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楼
发表于 2019-1-30 13: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louxiaotian99 于 2019-1-30 19:20 编辑

2019年1月18日下午,在广大考友有组织有纪律地打电话催成绩,并在天空大哥“黑科技”疯狂地试探下,15:46分,查询通道开启了,还依稀记得通道是一一的打开,第一个先出的就是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的成绩,我当时在电脑上已经刷出这个界面,这时,同事刚好过来说要去楼下搬东西,到楼下的时候,群里已经暴动了,心想先把东西抬了,到楼上角找个角落去查吧。但到电梯里,看到群里已经在分享成绩,手已经控制不住了,抖的不能再抖了,心想死就死了,打开早就已经缓存好的中国人事考试网,输好个人信息,深呼一口气,点击了查询。先看到了上面的这个数字28,又看到了29,数字这么大,加起来应该过了,简单计算了一下28+29=57,通过!查得后给女朋友和家里报了喜,心情在半小时后才平复。再反复查了四五遍,还是这个成绩,应该是不会错了的。
说说基本情况,2014年毕业,2015年停考(打乱了之前计划考一注基础考试),2016年通过了二注(36+36),2017年通过了一注基础(72+74),2018年通过了一注(28+29)。
当时想如果一注考过,就把这几年的复习情况写一写,做一个总结,总结学习方法,找找其中的遗憾和不足,为今后的更多学习打下基础。
下面分享一下我的复习经验,先说说一注基础吧,作为土木工程工科毕业生,基础考试就抓住高数、力学、计算机、还有下午的各门专业课的概念知识作为重点来复习,主要还是以真题为主,做两遍左右,应该就能通过,从历年的真题情况来看,从16年开始,下午结构力学的难度相比以往难度加大不少,需要好好复习。再说说专业考试(二注和一注),首先感谢天空大哥建立一注论坛这么好的网站,现在又有第一证书和建筑之家等网站,为建筑行业信息交流提供了一个好的平台,自己的复习方法也是看别人的经验总结而来的。因为早年就接触了论坛,坛子里的所有帖子几乎都看过,推荐没有看过天空论坛的结构复习经验贴的,可在准备复习的最初期,把所有帖子都看一遍,好的可以多看几遍,看完之后肯定会对这个考试复习有个基本的框架,然后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借鉴前辈的经验,制定自己的复习计划。
1、复习时间
二注(3个多月)
2016年6月1日~2016年9月4日
一注(9个多月)
2018年1月10日~2018年10月21日
2、复习书籍
(1)规范;
考二级的时候买了19本,后面到18年,把旧的替换了,补上剩下没买的,某宝300-400元搞定,规范一定要带齐,一般出到冷门的规范上,基本上翻到,仔细认真做,大概率能做的对。今后每年都会有规范更新,大家可以时刻关注朱总微博,一般新规范在实施半年以内的话,一般不纳入当年的考试。(还是要以最后的考纲为准),18年就考了比较不常考的高钢规、组合结构规范、既有地基基础加固规范、异形柱规范。
(2)兰定筠《一、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应试技巧与题解》、《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考前实战训练》;
备考二级时,用的施岚青老师的书,当时感觉看完这两本大砖头,感觉看了就忘,例题实在是太长了,实际到后面发现,考试并不会让你多次求长串公式后的参数,再去算出答案。后面在备考一级时,看了第一证书网上的经验心得,选了大家推荐的兰定筠老师的题解,看完之后感觉确实里面的内容和例题比较贴近近些年的考试,便制定了计划,每天看40页,计划两个月左右看完。可能很多人看着觉着看不懂,就卡住了,我遇到看不懂、难的一律跳过,最后把桥梁部分也跳过了。到后面做题,在遇到不懂的时候再回来查,当作工具书来使用。后面看来,之前不懂的也迎刃而解。
兰书的模拟这本书共21套题,其中8套为模拟题,其余13套是历年真题,也是硬着头皮把模拟做完了,发现真是和之前预想的一样,被虐了。把这个啃透需要花很多时间,建议复习周期较长的朋友可以使用,查漏补缺。做兰书模拟时,正好是我本年度最忙的时候,天天加班,做题效果也不理想,心情很差,赶紧希望这段时间过去。这段时间没有达到训练的目的,考过后回来想想,时间不充裕的还是多做真题,有精力的可以再做做兰书模拟,还是有很多未考的考点的。
(3)张庆芳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历年试题·疑问解答·专题聚焦》、《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历年试题与考点分析》;
二级考试和一级考试都是以张书来练真题。张书的好处大家应该也都知道,是根据最新的规范来解答的,每年一般在年后出版新书,但最新一年的真题在该书没有,会在后期补充电子版,纸质的只有老朱的书有。(如2019年的书,最新的是2017年的真题,2018年的真题解析不会在2019年的书中)。
二级的书是按科目来编排的,混凝土、钢结构、砌体结构和木结构、地基基础、高层。一级的书是早年的按科目来编排的,因为当时16年考二级时买了一级书(2016版),18年备考也是用的这一本,2003~2008年按科目编排,2009~2014是按套题编排的。张书中疑问解答和专题聚焦非常好,有时间要仔细研读一下,对部分概念的理解有很大的帮助。
二级注册真题能在入门时给予很大的帮助,能很快的上手,静下心来复习,做完二级再做一级,肯定没有直接做一级这么难,当然一级的难度远超二级。
(4)朱炳寅《全国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试题解答及分析》、四大名著;
18年考完,再次知道这本书有多么的重要,前言也要好好读读,多看几遍,老朱对所有考生苦口婆心的唠叨。最总要的是老朱的命题思路和考察点,需要反复研究,因为有例子,往年的命题思路和考察点往往又会成为今后的考点,18年有除了混凝土两道原题外,个人感觉还有很多的题目有历年真题的影子,混凝土预埋件计算(13年考过)、钢结构计算长度、钢管截面合理选择、单角钢尺寸的选择、砌体局压反求砂浆强度等级、角桩的冲切、抗冲切、高层的消能梁段等等,能记得住的就这些,确实都是过去考过的。
老朱的四大名著没有完整的看完,只看了高层和抗震的部分内容,老朱的这两本书对条文解释的非常透彻,有不明白的直接查阅相关条文,有图示帮助理解,划重点,往年会有从老朱书里的例题和图示会被拿来当做考题。地基的这本书在今年下午的考试中翻了一翻,也算帮上了忙。
这四本书对于结构设计人员提升设计水平很有用,因此对于考试也有巨大的参考价值。若只针对考试,推荐高层和抗震。
(5)天空快速计算手册、注册结构考试应试手册;
这两套资料我是最后一、两个月买的,本意还是想备着,查漏补缺用,考场上如果能带的上,万一能派上用处呢,复习前期不建议使用,更不建议依赖于手册来做题,手册总结归纳虽好,万一考场上老师没收,那就“凉凉”了。所以我对这两套资料的定位是平时和考前最后冲刺查漏补缺,考场上的备用书籍,今年答题有个3、4题帮上了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

帖子

0

积分

学前班

Rank: 2

积分
0
12#
发表于 2019-2-14 15:27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分享!向您们学习,争取今年拿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6

帖子

7

积分

学前班

Rank: 2

积分
7

买过天空书

11#
发表于 2019-2-13 14:34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

帖子

16

积分

学前班

Rank: 2

积分
16
10#
发表于 2019-2-2 15:26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分享,很受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

帖子

0

积分

学前班

Rank: 2

积分
0
9#
发表于 2019-1-31 10:5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404

帖子

5282

积分

高中生

Rank: 4

积分
5282

买过天空书

8#
发表于 2019-1-30 16:19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306

帖子

1981

积分

初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1981

买过天空书

QQ
7#
发表于 2019-1-30 16:18 | 只看该作者
恭喜,二级34+36,2019备战一注
只要坚持梦想总是可以实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4

帖子

3

积分

学前班

Rank: 2

积分
3
6#
 楼主| 发表于 2019-1-30 13:30 | 只看该作者
附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4

帖子

3

积分

学前班

Rank: 2

积分
3
5#
 楼主| 发表于 2019-1-30 13: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ouxiaotian99 于 2019-1-30 13:48 编辑

5、考场复盘
   因为经历过二级考试,对于注册结构考试没有那么陌生,考前一晚也睡着了觉,强烈建议没到年限的要先去考下二级。提前半小时坐在了考场里,提前五分钟拿到了试卷,涂完准考证,把试卷翻了一翻,就发现混凝土这次难啃了,雪荷载,风荷载,钢架,斜梁,等等上来就不是友善的感觉,钢结构给人感觉和以往不同,以概念为主,砌木结构中规中矩。第一题就卡了2-3分钟,但心中还是有“第一题总要会做吧”,加之平时混凝土训练的还可以,对陌生又熟悉的题允许自己多僵持1-2分钟,还是在7分钟做出来,做完这题后就迅速进入了状态,开始一题一题啃,中间放了一道螺旋箍,算了10分钟没答案,放了一道钢架,其余在2小时不到做完,还是比预定要慢了半小时,紧接着钢结构,整体做着比较顺,总体1小时就做完了,感觉有把握的10题左右,这时留给砌体和木结构还有一小时,心想,应该来得及,做完前面5个花去了半小时,涂完卡还剩20分钟左右,再做了1题,还剩15分钟,因为最后半小时脑子实在是转不动了,这时选择了先把木结构做完,做完木结构,还剩最后两道砌体,好像并不难,2-3分钟一题,勉强做完。
   中午吃了前一晚踩点好的食堂,打了包就回酒店休息,没吃几口就躺下了,闭了半小时也没有睡着,起来喝了一小半杯咖啡,洗了一把脸就出门了,中午考完有个小细节,就是不要去路上听关于考试的讨论,难也好,简单也好,题目坑也好,很容易影响下午的心情,我提前准备了一个头戴式耳机,考完就戴上,不会被干扰。下午去考场等的时候,也是戴着耳机,直到快开考才摘下来。
   下午上来先做的桥梁,今年桥梁比较简单,也在规定时间内做完了,除了争议题不知最终选了什么,其他好像都对了。接着开始做地基,上来第一题,算完发现,没有答案,又检查了一遍也是没有答案,后面就随便选了一个过了,今年地基题目有个特点就是新,前面十题都是新的。这时,我心中默念找到规范应该就能做出,确实,结合条文和条文说明,现场学习,都能做出了,后面几题比较简单,有点常规。做完地基,感觉好了很多。觉着今年希望应该挺大了。接下来是高层,今年不同以往是多本规范的轮番轰炸,组合结构、高钢规、异形柱、高层、抗震等,真的是不适应,慢慢啃了7、8题,时间就只剩30来分钟了,先把卡涂完了,再回过头来做,最终还是5、6题没写完,蒙了个答案,随便写了点过程上去,考完高层瞬间觉得明年得再来一年了。
   考完到出成绩没有对答案,出完成绩去对了一下答案,上午大概是10+10+8、下午大概是14+7+8,也是机读分,没有什么参考价值。9个月的付出还是得到了想要的结果。预祝大家2019考试顺利!
感谢
   感谢女朋友、父母的支持,感谢领导及同事的支持,感谢天空大哥、感谢第一证书论坛,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每年做好总结,每年从零开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4

帖子

3

积分

学前班

Rank: 2

积分
3
4楼
 楼主| 发表于 2019-1-30 13:25 | 只看该作者
4、备考注意事项
(1)关于态度。既然选择了远方,那只顾风雨兼程。
备考九个月以来,经历过大雪、高温、大雨,在这么恶劣的天气下,还是坚持到大学自习室看书。每当深夜,一个人走在路上就会思考人生,支撑自己的就只有一句话,坚持不一定成功,但放弃一定失败。备考一注以来基本上把每天下班后的时间和周末的时间,所有的空余时间都投入了进去,过去一年基本上没有休息。可能有人会问这样会不会累,可能一开始会很累,但到后来,如果不能正常的去自习室看书,反而不自在,记得有一次在连续加班一星期以后,能正常下班去自习看书,有一种非常满足的感觉。所以还是需要坚持。再次感谢女朋友和家人的理解!
(2)关于目标和计划。要做好适合个人计划,有了目标和计划,无论是工作还是看书做题的效率会大大的提高。先做按月的大计划,再分配到各个星期,因为设计这行业有时也得出差,还要经常加班,难免不能严格按计划执行,所以需根据个人情况微调。
(3)关于对比和反思。要时刻对比和反思,参考对比的对象可以是网上的大神,看看他们在备考的每一阶段达到了怎么样的效果,自己又达到了怎么样的效果。反思,题为什么会做错,个人从小到大的毛病就是粗心,计算器按错,数字抄错,后面就疯狂的提醒自己。
(4)关于笔记。这个每个人都是有差异的,找到最合适自己的才最重要,最开始一轮的复习,我都是不会写任何东西再书上,做题的书也一样,方便于后面反复做,做完一到两遍,就可以把自己觉着重要的笔记记到规范上,我用的是蓝色的笔,看上去比较醒目。
(5)关于做题。做题我买的是四方伙伴的笔记本,很厚有152张,真题都做在本子上,方便翻阅,不会弄丢。一级、二级、错题、模拟题可以用不同的本子,一遍一遍也可以区分开,最后在分析错题的时候非常好,一眼明了。
(6)关于做题顺序。本人的上午做题顺序:混凝土->钢结构->砌体,桥梁->地基->高层。这个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因为一开始复习的时候就是混凝土、钢结构、砌体,这么久了,习惯也改不了。定完了做题顺序平时就按这个顺序和时间掐表练习。考场上草稿纸发下来,就把每科的时间写好,这样有利于整体时间的把控,不会说某一科花了很长的时间。
(7)关于考前准备注意事项。这个就在考前一个星期听听和看看天空大哥的音频和文章,在收拾的时候也可以放着听,对照一下,有没有遗漏或者自己不知道的东西。
(8)关于备考策略。备考策略可以再回过去看看老朱写的前言和微博,虽然老朱说注册考试不是考状元,只要把简单题和中等单独题过了就行了,但是平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准备必须按80分,和所有知识点去准备,不能放弃每一科。要认识到考试临场和平时做题是截然不同的,考试时候不能死磕,超过8—10分钟果断放弃,先易后难。引用知乎上看到的俞百九的分析:
1)你得知道并理解95%的考点,允许你不知道的考点比如有水灰比,通过查表插值二三类的场地特征周期之类。
2)对这些考点你有90%的熟悉和理解程度,意思就是比如这个裂缝公式,纯算十道裂缝题,你能在每道五分钟以内算对9道。现在的考题基本就至少是三个知识点的串联,比如荷载+砌木钢砼+抗震,所以0.9x0.9x0.9。
3)考场的状态每个人不一样,以我为例,4个小时的前半小时我要打八折后半小时打六折,中间满状态,所以<0.5x0.8+3+0.5x0.6>除以四大概是92%,据我所知,这是正常情况,不排除有超水平的发挥的同学。所以满足以上变态条件的同学能考多少分呢,80*0.95*0.9*0.9*0.9*0.92=51分。
因此在正常的通过率年份下,实际的得分就是在48~53之间(当然大神除外)。
(9)关于考试心态。要有信心,相信自己复习了这么多,自己的学习能力是可以的,努力暗示自己。不死磕,不硬抗,对于复杂计算量大的题,最多10分钟,无论最后有没有做出来,都扔了。对于小规范和比较偏的考点,做到不慌不忙,因为大家都是一样的,平时能复习到肯定是极少数,有大神之前说过,这类题,现场学,现场做,仔细核对相关要求,都能做出来。对于常规的中等难度题,不能按错计算器,不能想当然,多翻翻前后有没有漏掉的点。再者就是,引用杨开说过的一句话,一个考场能通过的没几个,平时努力复习,到考场不要多想,只要你坐在那里,别人就通不过了。也算是给自己鼓足信心,至少不会开考就慌。
(10)关于考试当天吃饭、住宿。当准考证可以查询时就及时把房间定掉,询问酒店中午是否可以晚一点退房。提前一天晚上到,踩一下点,看一下考场,计算一下从酒店出发到考场要多少时间,观察一下周边有什么吃的,为明天早饭和中饭做好打算。备好巧克力,因为中午可能大家都没有什么胃口,本人考到下午三点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吃巧克力了(考试必备品,迅速补充能量),真的是精疲力竭。还要注意的是早上考完试不要去对答案,不要去听,不要去想,我自己准备了一个耳机,一下考就戴上吃饭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第一证书

GMT+8, 2024-6-28 09:05 , Processed in 0.028526 second(s), 11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