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心受压类别判断的疑惑
如图所示:兰定筠关于大小偏心受压时,总结的判断条件上面仅有界限偏心距,为什么下面在“特别的对称配筋时,还要求了Nb的判断”?不是很理解,还请指点一下。万分感谢同求回答,一直有这个疑问 这快判断条件总结太多太乱了其实抓住最本质的界限高度的条件任何题都先假设大偏压再较核就不会错 tutuanzhi 发表于 2016-3-4 11:58
这快判断条件总结太多太乱了其实抓住最本质的界限高度的条件任何题都先假设大偏压再较核就不会错 ...
我也同意这个观点、 而且我做题过程中,发现基本上题目出的都是大偏压的情况 。 同意楼上说法 tutuanzhi 发表于 2016-3-4 11:58
这快判断条件总结太多太乱了其实抓住最本质的界限高度的条件任何题都先假设大偏压再较核就不会错 ...
这个倒是没有错,其实看施老师的书,就是这么先假设后复核的步骤,但是兰老师的总结找不到依据。 坐等权威的回答,真没找到答案 抓住本质,用相对受压区高度判断 本帖最后由 symonlon 于 2016-3-5 18:41 编辑
我也看到这儿了,首先施书跟兰书中都提到了最小相对界限偏心距法,但是他们给出的最小相对界限偏心距表格中的值是不一样的,如图所示。如果在考试中用这种方法来计算,选哪个的表格呢?(同时有个疑问就是这种方法在规范中并没有写,也没有根据,考试中用兰或施的这种方法去计算的话,会不会得分啊?)而施书总还给出了试算法,这种方法用在考试中如果考的不是大偏压,无疑计算量要大些,容易出错,但是试算法可以说是有规范条文为依据的,肯定能得分。
套用别人话,只掌握大偏压;小偏压如是套公式做,否则谁爱做谁做。当然这话不是非常合理,但目前考试来说,个人觉得这样比较明智吧!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