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19-23 让练习成为一种习惯 1、做题总结 砌体结构部分易错知识点汇总 1、材料选择应满足3.1节及4.3节耐久性下最低强度规定,并注意适用条件(潮湿、高温、冻胀环境等)。 2、强度调整:①f、ft、ftm、fv应按孔洞率、独立柱、双排组砌、T型墙、截面面积、水泥砂浆、搭接长度、施工质量、施工折减;②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采用专用砂浆时,fv按普通烧结砖取用;表3.2.2注2。 3、灌孔砌块fg:①先调整f,再计算fg;②ρ≥33%,否则取f;③仅按6.2.13条灌孔时取f;④验算fg≤2f。 4、弹性模量E:取未经3.2.3条、但经3.2.1条各表格下注释及A、C级施工质量调整后的f计算。 5、设计原则:①安全等级为一级或设计使用年限大于50年时,γ0≥1.1;②4.1.6-1式中后项活荷载取标准值。 6、计算方案:①计算横墙时,s为纵墙间距;纵墙时,s为横墙间距;②无山墙或伸缩缝处无横墙按弹性方案。 7、受压构件H0:①带壁柱墙和壁柱间墙H取值不同;②独立砖柱,无柱间支撑,垂直排架方向H0再×1.25;③有吊车但不计吊车荷载时(1、下柱取H(不取Hl)计算H0;2、Iu、Il分计算方向取值;3、注意计算β时取用上柱或下柱截面;4、垂直排架方向注意本条②项)。 8、均匀局部受压:Nl≤γfAl: (1)A0取值:①直段墙A0取值参图5.2.2,带壁柱墙A0取值参P32注释(与设垫块时A0取值不同);②尤其注意验算A0计算长度不超过实际墙长度(如图5.2.2b中b+2h应≤实际墙长); (2)γ取值:①带壁柱墙均γ≤2.0;②仅6.2.13条部位灌孔时γ≤1.5/1.25;③6.2.13条规定部位全部灌孔,其他部位灌孔但灌孔率ρ<100%时γ≤1.5/1.25;④所有部位全部灌孔ρ=100%时γ≤2.5/2.0/1.5/1.25;⑤未灌孔=1.0; (3)f取值:①整片墙A(A≥A0≥Al)>0.3m2时,无论Al是否小于0.3m2,f不折减;整片墙A<0.3m2时(A0及Al定小于0.3m2),f应折减;②其他情况下的f均应折减;③仅6.2.13条部位灌孔取f;所有部位灌孔取fg。 9、梁端支承处砌体局部受压:ψN0+ Nl≤ηγfAl: (1)A0、γ、f取值同“均匀局部受压”(注意Al=a0b,非Al=ab。在带壁柱墙中a进入翼缘时,a0可能尚未进入翼缘,错误取用Al会导致取用A0错误); (2)N0是支承范围Al内压力:σ0=N/A;N0=σ0Al;其中N、A为整片墙压力、面积; (3)其他:①验算a0≤a;②深梁时,a0=a、η=1.0;③A0/Al≥3时,取ψ=0。 10、设刚性垫块时砌体局部受压:N0+ Nl≤φγ1fAb: (1)验算垫块尺寸构造要求:高度、挑出长度、伸入翼缘长度等; (2)A0取值:①直段墙取值同图5.2.2,带壁柱墙A0始终取壁柱面积(带壁柱墙时A0与以上二者不同);②直段墙时,尤其注意验算A0计算长度不超过实际墙长度(如图5.2.2b中b+2h应≤实际墙长); (3)f取值同“均匀局部受压”;先对γ限值(γ限值同“均匀局部受压”),再求γ1=0.8γ≥1.0; (4)N0是垫块范围Ab内压力:σ0=N/A;N0=σ0Ab;其中N、A为整片墙压力、面积; (5)φ取值:①荷载是对垫块中心偏心,非对墙厚中心偏心,e/ab;②取β≤3计算φ; (6)其他:①验算a0≤ab;②计算顶层梁垫块,当无其他荷载时σ0=0。 11、垫梁下局部受压:①验算l≥πh0;②E为未经调整的f求得;③强度计算时f按前述各项调整。 12、受剪构件V≤(fv+αμσ0)A:①σ0采用永久荷载设计值;②σ0≤0.8f;③灌孔混凝土时,用fg。 13、高厚比验算:β=H0/h≤μ1μ2μc[β],当横墙间距s≤μ1μ2[β]h时,墙高度不受限: (1)H0计算:①按5.1.3条(注意独立砖柱无柱间支撑时);②有吊车但不计吊车荷载变截面柱按5.1.4条;③上端自由墙、柱H0=2H(μ1+30%);④自承重墙H0,按5.1.3条注2; (2)μ1在上端自由时μ1+30%(此时H0=2H); (3)μ2计算:①验算门窗洞口高度(为门窗洞口高度与墙高H(非H0)之比);②μ2≥0.7; (4)μc计算:①bc/l>0.25时取0.25,<0.05时取0;②验算壁柱墙或构造柱墙时,s取相邻横墙之间距离,并按相应条件确定计算方案;当验算壁柱间墙或构造柱间墙时,s取相邻壁柱或构造柱间距离,无论主体计算方案如何,此时一律按刚性方案;③带壁柱墙的构件高度H与壁柱间墙构件高度H取值不同,参P30注释; (5)[β]计算:①变截面柱上段[β]×1.3;②表6.1.1注毛石、砂浆面层、施工阶段折减。 14、墙梁计算: (1)设计规定:墙体总高度、计算跨度、墙体计算高度(hw≤l0)及高跨比限值、托梁高跨比限值、洞口尺寸(hh取顶到顶)及与支座距离、墙梁计算高度、翼墙计算宽度(取h非hf)、框架柱计算高度、荷载取值等; (2)使用阶段托梁计算:①跨中截面:按偏心受拉构件(注意7.3.6式各项取值限值及折减);②支座截面:按砼受弯构件;③斜截面受剪:按砼受弯构件受剪斜截面; (3)使用阶段墙体受剪计算(自承重墙梁可不计算); (4)使用阶段托梁支座上部砌体局部受压计算(自承重墙梁可不计算); (5)施工阶段托梁计算:按受弯构件的受弯、受剪承载力进行; (6)注意:①墙体受剪可不计算的情况;②局部受压可不计算的情况; (7)多跨框支墙梁框支边柱的轴压力增大对承载力不利时,Q2作用下的轴压力应乘以修正系数1.2; (8)构造规定:材料、静力计算方案、墙厚、过梁、翼墙、洞口、施工、楼盖、配筋、支座、托梁构 造等。 15、多层砌体、底框砌体水平地震作用计算时α1=αmax,且取δn=0,抗规5.2.1条。 16、挑梁计算: (1)倾覆荷载计算至墙边,倾覆力矩计算至计算倾覆点; (2)当挑梁下有混凝土构造柱或垫梁时,计算倾覆点至墙外边缘的距离取0.5x;顶层挑梁取墙外表面; (3)倾覆荷载计及永久、活荷载且按荷载组合;抗倾覆荷载只计及永久荷载且取标准值; (4)雨篷等构件倾覆计算时,倾覆荷载按荷规5.5.1条取永久+活荷载、永久+检修荷载中的最大值。 17、网状配筋砖砌体计算: (1)验算适用条件:e/h、β、砂浆、a、b、sn、钢筋直径、配筋率ρ、灰缝等; (2)fn计算:①先调整f再计算fn;②fy≤320MPa; (3)验算非偏心短边方向轴心受压(注:此时的fn与偏心方向fn因e、y不同而不同)。 18、组合砖砌体计算: (1)轴心受压:①A取图8.2.1砌体面积(不含面层);②配筋率ρ取整个截面计算;③β取较小边计算;④T形截面承载力(牵涉砌体面积A)及高厚比β按矩形截面计算;⑤调整f;⑥验算配筋率ρ及构造要求; (2)偏心受压:①调整f;②T形截面承载力(牵涉砌体面积A)及高厚比β按矩形截面计算;③β取偏心方向计算;④附加偏心距ea;⑤验算非偏心短边方向轴心受压。 19、配筋砌块砌体计算: (1)轴心受压:①计算高度H0取层高;②灌孔故γβ=1.0;③无箍筋或水平筋时不计入As’,仍按9.2.2式计算; (2)当竖向钢筋仅配置在中间的平面外偏心受压时,取fg按5.1.1条计算承载力; (3)偏心受压:①bf’取值9.2.5条;②大偏心时只考虑h0-1.5x范围内钢筋屈服;③验算ξ<2as’/h0; (4)斜截面受剪:①压剪时:N≤0.25fgbh(非h0)、N取γG=1.0时的组合值、λ限值;②拉剪时:N不限且取γG=1.2或1.35时的组合值、λ限值。 20、砌体结构抗震设计一般规定与计算: (1)抗震调整系数γRE:①灌孔率达不到100%、仅计算竖向地震时,取1.0;②与抗规5.4.2条稍有不同; (2)抗震墙布置:①多层砌体不应采用砌体墙和砼墙共同承重,抗规7.1.7条;②部分框支抗震墙框支层砼墙与配筋砌块砌体抗震墙在同一层不能混用,10.1.11条; ③底框抗震墙6度且小于4层时可采用嵌砌于框架之间的约束普通砖砌体或小砌块砌体抗震墙,但应计入其对框架柱的附加轴力和剪力,但同一方向不应同时采用砼抗震墙和约束砌体抗震墙,抗规7.1.8-2条; (3)侧向刚度:①刚度计算计及高宽比;②设置构造柱墙段计及开洞、偏心按毛截面计算,抗规7.2.3条; (4)底部剪力法:①α1=αmax;②不计顶部ΔFn;③凸出屋面房间放大3倍,放大部分不下传,抗规5.2.1条; (5)地震作用效应计算,抗规7.2.3条~7.2.4条、砌规目录页注释,注意底框层剪力放大,抗规7.2.4-1条; (6)配筋砌块砌体抗震墙弹性位移角限值,砌规10.1.8条与抗规附录F.2.2条不同; (7)防震缝,抗规7.1.7-3条、附录F.1.3-4条; (8)钢筋锚固长度计算与混凝土构件不同,9.4.3条、10.1.13条。 21、砖砌体构件抗震设计: (1)设构造柱墙:V≤(ηcfvE(A-Ac)+ζcftAc+0.08fycAsc+ζsfyhAsh)/ γRE:①构造柱截面满足要求,且间距不大于4m时才可计入中部构造柱的抗剪提高作用;②A为总面积,包含构造柱面积;Ac只计中部构造柱,不含端部,且Ac≤0.15A或0.25A;③Asc同样只计算中部构造柱钢筋,配筋率按构造柱截面,且0.6%≤ρ≤1.4%;④验算Ash配筋率,为对整个截面,且0.07%≤ρ≤0.17%。 (2)约束砖墙两端需设构造柱,间距不大于层高及3m,构造柱、圈梁构造不同于一般砌体,砌规10.2.6条。 22、混凝土砌块砌体构件抗震设计: (1)设构造柱和芯柱砌块砌体:V≤(fvEA+(0.3 f1Ac1+0.3 f2Ac2+0.05fy1As1+0.05fy2As2)ζc)/ γRE:①A为总面积,含芯柱及构造柱;②Ac1、Ac2抗规7.2.8条未规定“中部”;③As1、As2为所有钢筋面积; (2)提高抗震受剪承载力而设的芯柱间距不大于2m,其他情况还应减小,砌规10.3.5-3条、抗规7.4.2-5条。 23、底框抗震墙砌体房屋抗震构件设计: (1)框架柱反弯点、内力调整、附加轴力及剪力,10.4.2条~10.4.4条;抗震墙墙肢不应出现小偏心; (2)托梁弯矩系数αM、βV应较非抗震时增大,10.4.5条; (3)底层为约束普通砖墙时,构造柱、拉结钢筋、水平系梁,10.4.8条; (4)框架柱构造,抗规7.5.6条;托梁构造,抗规7.5.8条、砌规10.4.9条。 24、配筋砌块砌体抗震墙设计: (1)内力调整,10.5.2条、10.5.7条;受剪计算与抗规不同,砌规10.5.4条~10.5.5条; (2)避免开设转角窗,否则边缘构件应加强,10.5.11条。 2、做题感受 把专训班的讲解听完了混规和高层。接下来继续砌体和桥梁。比之前好多了。再好好继续努力下去。 失败只有一种那就是半途而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