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注考试经验
考前:考前做好准备工作,了解考试的大概情况(报考专业及年限要求、考试范围及题型、考试用书),先在网上搜搜,有个常识性认识。这些内容可以参见甘月光( 《甘月光-201X注册结构及注册岩土工程师应试指引》 )及天空(一注论坛的帖子:http://www.cectcc.com/thread-26030-1-1.html)(还有其他帖子)总结的东西,有这两个人的,就够了,已经很全面很全面了。了解之后,收集别人的经验贴,看多了就知道自己的复习过程大概应该是什么样了。我的方法是把别人经验的精华部分或是我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粗体或红体字标记下来,最后整理一版自己的复习计划,从复习需要买的规范、参考书到复习进度计划。虽然最后完全没按计划做下来,但是有个计划,心里就有个谱,知道自己大概什么时候该完成什么了,如果没完成,该如何调整,如果时间来不及,哪些是可以放弃的,哪些是绝对不可以放弃的(真题是无论如何要做的,真题是最重要的,没有之一!!!)。对于大家都提到的内容,自己就要注意,比如规范用单行本方便、张庆芳的真题是按最新规范做的、真题一定要做 等等,看的多了自然就知道哪些需要注意了。准备工作做完,开始复习。复习:我的参考书:单行本规范(嫌贵的可以买质量高的盗版);施岚清《~混凝土精讲》《~抗震精讲》《~多高层混凝土精讲》——可有可无施岚清《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应试指南》 ——基础张庆芳《~历年真题》——必备住建部《~二级历年真题》——必备复习过程:我复习的战线总体拉的比较长,因为开始是按一级准备的,据说一级很难过,自己又没什么基础,想慢慢磨的。2013年9月开始看,断断续续的看了施兰青的混凝土精讲,那时候白天有课,晚上写作业什么的,反正似乎挺忙的,大概十一就停了,一直没看。到2014年1月初结构师出成绩之后,又开始继续看,2014年1月中下旬混凝土精讲结束。2014年1月中下旬到3月中下旬,看完了施兰青的抗震精讲和多高层精讲。精讲的优点是内容很细,对没有基础的人看来,像看教材,开始不着急的时候看着,挺舒服的。缺点是太细了,很多内容和考试没关系,花很多时间在上面,对考试没什么实质性帮助,反而浪费时间。刚接触结构师考试的参考书,看精讲感觉还不错,本来想全看精讲,但想想时间不够了,就买2013年施兰青的应试指南(2014的还没出),那时候效率高,一天能看几十页书呢,等不了2014版的了。3月之后,逐渐事情变多了,复习时间越来越不能保证了,大概4月吧,复习到钢结构的时候,又停了,6月下旬继续,大概7月中下旬,地基部分结束。其中我跳过了地震、混凝土和高层部分,因为看过精讲了,而且时间比较紧,要留至少一个月时间给真题。地基基础部分也是很泛泛的看过了,一个是因为时间紧,着急了,不想在指南上花太多时间,二是地基部分,规范改动比较大,2013版的指南已经很少对的上了。我是报名的时候决定考二注的,考虑到桥梁一点不懂,啃指南需要不少时间,及传说中一级的难度,还是二级保险点,不管过不过,第二年我都是要考一级的。如果过了,可以保证毕业前手里至少有个资格证。真题先买的张庆芳的,因为之前按一级准备,查阅资料了解到的张庆芳的书口碑是很好的,所以早早就买了,但是真正看的时候发现它不是按一年一年的套题来的,是按各个部分的。就剩一个月了,不适合继续按各个部分练题了,所以又买了本住建部的,其实正常也该买本住建部的,一是参考答案,与张庆芳的答案做个对比,偶尔两书是有答案不一样的地方的,二是住建部的答案是标准模式,考试答题过程就参考住建部的答案过程绝对没错。我先按住建部版的真题做,之后,对着两本书看答案,因为住建部的解释是按旧规范的,按新规范解答时答案有可能不一样,也有可能没答案,这时候就需要参看张庆芳的。每套题都是做完对答案的,偶尔也有只做完上午或下午就对答案的,这样的时候不多。我一般要花一天时间做一套真题,包括上午、下午、晚上,只是做,不包括对答案。我想按考试时间要求自己的,但是怎么都做不完,自己做题的时候,哪题都没想放弃,所以一耗一天就过去了。一般情况下,很少有觉得怎么做都做不出来的,只要多翻翻规范,总会找到相关的,所以哪题都不想放弃。虽然有时候费了很大劲,很多时间,终于找到了,最后对答案,发现完全是没关系的,但是答题的时候不知道哪题是答错的,还是不能放弃。做完一套题,我一般会花一两天甚至两天半来对答案,整理答案。首先是在自己答题的纸上改正,错的地方标注出来,不明白的地方红笔醒目标记。然后再在新纸上,重新对照两版真题答案及自己的答案,整理一份自己的真题标准答案(自己的和书上的不同之处在于书写习惯),并且留出一窄边空白是写此题考的什么内容(这个我总结的不好,只是为了自己知道这题大概考什么的,不过我后来也没再看过,参考价值不大),答题的时候错在哪里,为什么错了,要特殊注意什么,及 这道题或是这部分内容还有什么是不会的。总结完会发现有时候两套题,考查的是同样的内容,错了两次,一样的错因,这是非常非常值得注意的,必须要改的,这是明显思路不正确。还有丢三落四、马马虎虎错的,记的多了,会发现各种不该错的原因错了,比如算对了,看错选项了,比如公式对了,代错数了,或是计算错误,还有比如题目说1-3题的条件是什么什么,然后做4题的时候还记着前3题的条件,懒得往前翻条件看了,就代脑子里的条件了,结果错了,等等。我这样的做的好处是自己写一遍,印象很深刻,而且以后回头看的时候比较方便,自己写的时候也是思考的,短期内很难忘记那些题的,反正我考试的时候还记得不少的,不过现在忘的干干净净了。坏处是很费时间,我记得我做的最后一套题,没整理完,因为大概就剩不到一周了吧,还要订房间,熟悉路线,等等事情。
简洁点就是:前期基础打好,后期真题提高!规范是最主要的,要把重要的东西,需要注意的,各个规范中相关联的都统计到规范里!不要这个记在这本书,那个总结在那本书,不要指望考试时还记得请哪本总结了什么,就算记得,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去一会翻翻这儿一会儿翻翻那儿,尽量把精华统一到规范。
考中:
考试的时候,上午还好,有不会的,或是一时想不起来就跳过去,有时间再回来做,最后时间差不多,反正会做的都做了,不会的卡也都涂上了,卷子也选上答案了,目的是机读尽量通过。下午一做题就傻眼了,砌体不会,之前做真题的时候砌体部分从来没有这样情况,我找不到依据,现在下午几道砌体题我已经记不住了,但是我还记得我做了两道出来,有过程的,一道有答案,一道的答案和四个选项都不一样。最后三道烟囱的题,做出来了两道,只有一道觉得是对的,另一道半依据规范半编的那种,还有一道接近于编的了。之所以有时间编,是因为下午会的题不多,跳着跳着发现没题了,都跳完了,还有时间,只好从头再看两眼,哪道题还能找到点依据,试着写写,把试着能做的做完了还有时间,继续做有一点点依据的,比如烟囱的题,我觉得我找的规范的位置是对的,但是就是算不通,只好往下编,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万一蒙对了,给分了呢。
考后:
考完感觉一般吧,就自己的答题情况,要是过了也有可能,不过也有可能,毕竟砌体从来没栽这么惨过,但是不出成绩不能死心啊,而且不管过不过我都是要再复习再考的,有什么关系呢。不过后来等的时间长了,我越来越不相信自己能过了,越来越有准备不过了,不过还是抱点侥幸心理,万一过了呢。没想到最后真过了,很意外,自己总结过了的原因的话,主要就是一、真题做的细(虽然我做的套数少,遍数少,但是每套做的很仔细。我想不管什么考试,不是在于做题多少,而在于你收获多少。如果做了很多很多,但是题再出现,还是错,等于没做。);二、复习时间集中(因为是学生,有暑假可以利用,没有其他事分心,7、8月可以专注复习。);三、运气好(这个不是开玩笑,是真的。)。自己还存在的不足之处是规范还不够熟练,尤其是几个月不看,又忘了;规范不够理解;一级真题没来得及做,等等。
已经发过的,在这重发,实在是为了积分而来! 能够留下点心得也好的 楼主 觉得2013版的施岚青的指南现在还能用吗? 还有三清的你觉得咋样? 像指南是不是要多看几遍? xuanrong010 发表于 2016-3-4 16:21
楼主 觉得2013版的施岚青的指南现在还能用吗? 还有三清的你觉得咋样? 像指南是不是要多看几遍? ...
对照着新规范可以看看,但是基础那的没法看,差的太多,我当初看的时候找不到条款,那时候太不熟了。三清没用过。我复习的时候没有基础,开始就是啃施岚青的指南了,对各科有了解了,就去做真题了,因为时间不够了,不过之后回过头再看,真题是最重要,性价比最高的。 moqi1 发表于 2016-3-4 19:33
对照着新规范可以看看,但是基础那的没法看,差的太多,我当初看的时候找不到条款,那时候太不熟了。三清 ...
这么说 我去买一套15版的指南好了 没必要省100多块钱 耽误考试不值得自己对照规范翻 感觉好麻烦 xuanrong010 发表于 2016-3-4 19:37
这么说 我去买一套15版的指南好了 没必要省100多块钱 耽误考试不值得自己对照规范翻 感觉好麻烦 ...
基础那块影响大,其他部分还可以。看书也是要对着规范的,把书上的精华挪规范上去,以后拿规范做题时,规范太干净,不利于答题啊 楼主,我也准备今年考二级,现在看的施的考试指南,感觉太细了,天天看也记不住太多,而且很累。找不出·重点,主要第一次考,摸不清头脑,有没有什么方法能脉络清晰点。 第一年考二注,心里没底。参考一下前辈的经验 拜读中!
页:
[1]
2